对虾养殖现场走访经验分享!对虾养殖关注肝肠孢虫发生!
提到肝肠孢虫(EHP),我想只要是养虾的人都不陌生,特别是这几年大家对肝肠孢虫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为什么呢?因为肝肠孢虫已经成为影响我们对虾养殖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1、肝肠孢虫可以感染对虾的肝胰腺和肠道,造成肝胰腺和肠道功能的损伤,可以导致其生长缓慢,严重时可以引起对虾的大量死亡。
2、目前, EHP已经在全世界各地的虾养殖场中被检测到, 而EHP流行已经对印度、泰国、中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各国的养殖虾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这几年国内养殖人员已经开始在肝肠孢虫的检测上加大力度,但是在肝肠孢虫的养殖防控上仍然停留在理论上,以下就是我在走访潍坊部分地区和东营地区工厂化养虾市场发现的一些问题和针对肝肠孢虫问题的处理方法。
1、过分看中苗种的检测结果
绝大多数养殖户在购买虾苗前都会进行肝肠孢虫的检测,首先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大家也不能过分相信这个检测结果,因为检测的过程是一个取样的过程,并不能对所有的虾苗进行检测,所以检测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中国有句老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后续养殖过程中仍然要注重肝肠孢虫的防控。
2、过分注重肝肠孢虫的垂直感染,忽略水平感染
肝肠孢虫除了垂直感染之外,还有一个感染途径就是水平感染,所谓的垂直感染就是亲虾通过受精卵传染给子虾;水平感染途径相对复杂, 目前已知健康虾可以通过取食病虾残体、与病虾合养等方式感染, 另外肝肠孢虫可能存在多种传播介体, 比如卤虫可携带肝肠孢虫。所以除了关注苗种检测外,更要注重养殖过程感染。
3、认知误区
有的养殖朋友认为肝肠孢虫疾病是绝症不能预防或者治疗,感染肝肠孢虫的对虾已经失去养殖的价值。
误区大家都知道了,我想大家更加关注的就是如何才能在养殖过程中降低感染肝肠孢虫的机率,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1、切断垂直感染途径
由于肝肠孢虫存在垂直传播的特性, 因此首先从源头对肝肠孢虫进行预防, 即选育无EHP的亲虾, 育种不携带EHP的虾苗, 同时检测出厂的虾苗,杜绝肝肠孢虫的垂直感染。
2、严防水平感染途径
(1)做好养殖水泥池的消毒工作
特别是出现过肝肠孢虫的车间,一定要做好水泥池的消杀工作。可以采用强氧化性的药(KMnO4,氯制剂等)。
(2)配备大水体储水池塘
在走访的过程中发现,配备储水池塘的养殖户爆发肝肠孢虫的机率大大降低,水体越大的爆发率越低,分析原因可能是接触外源活水的机率降低,感染机率降低,这个与今年东营小棚肝肠孢虫调查结果一致。
(3)改善池塘水环境,防止水平感染
养虾先养水,良好的水环境可以提高增强对虾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减少肝肠胞虫的寄生。
(4)减少鲜活饵料的使用
卤虫是东营和潍坊地区标苗常用的鲜活饵料,它们是肝肠孢虫的中间寄主,常用这些鲜活饵料增加了虾苗的感染机率。
(5)加强对虾的自身免疫能力
从对虾整个养殖期观察,最容易感染肝肠孢虫的阶段就是对虾的转肝期!
因为转肝期间,对虾的肝胰腺功能发育不完善,对虾的肝胰腺又是对虾防控病原生物的唯一的免疫器官,肝功能不完善就容易造成肝肠孢虫的感染,所以我们要增强对虾肝胰腺的免疫功能,帮助对虾快速完美转肝:
我们可以用胆汁酸(3-5g/kg饲料),每天一餐,连续用40天左右。转肝后每半月用一次,连用5-7天。
(6)加强对虾肠道的屏障功能
中国有句俗话“病从口入”,同样肝肠孢虫也是通过对虾的摄食活动进入到对虾肠道内。正常的肠道上皮是连续性的,肝肠孢虫无法入侵肠道,只有当肠道受损下,通过受损的肠壁进入到对虾体内,所以我们要及时做好肠道护理。杜仲叶提取物,连用5-7天,同时配合丁酸梭菌效果更佳。
(7)做好肝肠孢虫的预防,降低肝肠孢虫的数量
在肝肠孢虫的治疗上,现在还没有一款特别有效的产品,但是我们可以提前做好肝肠孢虫的预防工作,精油类产品最为推荐。
龙昌乐畅以澳大利亚小叶多苞桉为原料,天然植物提取,具有脂溶性、穿透性,能够在不伤害对虾细胞的同时穿过对虾细胞,进入细胞内,乐畅进入对虾细胞后干扰肝肠孢虫的生命活动,减少肝肠孢虫增殖,乐畅可以在转肝期间长期使用,每天一餐,连用40天左右,用量:1-2g/kg饲料。转肝期后半个月为一周期,连用5-7天。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