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531-66699798(国内业务)
0531-66699786(国际业务)
0531-66699789
Q Q: 626634345
公司邮箱:longchang5188@163.com
公司地址:济南市槐荫区齐州路绿地中央广场B座1705室
|
牢记这4招,为养殖鱼做好准备!!!11月份立冬,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气温断崖式下降,鱼类正式进入越冬期。 在入冬降温期间,由于阴天以及雨雪天气,光照条件差,池塘藻类丰度与活性大幅降低,使水体溶氧含量降低、水质变差。 同时,由于整个养殖季节产生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大量沉积于池塘底部,极易引起水质恶化,威胁着鱼类的安全越冬,进而引发开春爆发性死亡问题,所以冬季养鱼也决不可掉以轻心。 那么,鱼类如何才能安全越冬?以下越冬期鱼类养殖管理的四招,咱们养户朋友们可要牢记了! 冬季水温太低会导致池塘中物质和能量循环大幅降低,池塘底泥中的氮、磷、钾等藻类所需的营养物质很难释放出来,老化的藻类死亡后,新的藻类因为缺乏营养物质很难生长。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建议提前使用磷肥+有益藻类的藻种(比如硅藻、小球藻等)进行肥水。 另外在冬季来临前,应提前加注新水,使水位保持在2米左右。新水的注入不仅能够稀释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而且还能够增加池塘的载氧量;更重要的是能够减缓水温的下降速度,防止水产动物因水温骤降引起冻伤或应激反应,提高水产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越冬期长时间空肠会造成鱼类肠道萎缩或者蠕动异常,肠道内的绒毛容易损伤,进而加大早春发病的概率。因此需要保证肠道内定期有一定的食物,尽量减少肠道空肠的时间。越冬期间在天气较好、光照充足的时候,建议少量投喂,投喂的频率保持在3-5天/次,投饵率不要超过2‰,具体可视天气、水温、鱼吃食的情况进行调整,这样可以维持鱼体的基础代谢。但需要切记的一点是,寒潮来袭时不要投喂。 冬季鱼类主要在水体下层活动,如果底质差、有害物质积累过多,一方面会导致鱼类无法潜下水底,在上层水体活动容易导致鱼体冻伤,引发水霉等病害;另一方面,氨氮、亚硝酸盐突然升高,会危害鱼体健康,使养殖鱼类容易泛底,造成损失。因此需要为为鱼类营造一个良好的底栖环境,建议越冬前根据水质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底改,建议选用强氧化的化学底改剂,既能够改变细菌、寄生虫的繁殖环境,降低来年疾病的爆发机率,又可以大大减少底部的氧债,使鱼类能够安全越冬。 冬季鱼类免疫力低,容易感染寄生虫,因此不能让养殖鱼类带虫越冬,可以在越冬前(10月份左右)做好驱虫工作,选用适合的驱虫产品。 此外,越冬期间还应减少拉网或者抬网出鱼的次数。拉网会导致鱼体相互擦伤,伤口给病菌提供了入侵鱼体的通道。冬季由于低温,病菌繁殖速度慢,或许短时间内不会引发疾病,但开春后随着水温升高,病菌会加速繁殖并且致病力也会明显提高,导致早春水霉爆发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建议尽量减少冬季出鱼或者动网的次数,若确实需要出鱼,建议整口塘的鱼一次出完。 养殖鱼类越冬问题多,越冬管理做不到位来年开春的问题会更多! |